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由“扎旗人好”说起》——tengqin

  • tengqin
楼主回复
  • 阅读:1465
  • 回复:0
  • 发表于:2010/2/27 22:06:29
  • 来自:北京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扎鲁特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我在《826随想》中,把北京知青之所以对扎旗40年不淡忘,第一条就归结为“扎旗人好”,为了“以理服人”,还多次从“地方文化”、“人口构成”......等方面加以说明,其实似是而非。之所以是,我觉得确实有道理。而何又为非?是因为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实为“空谈”。现在,826活动本身基本结束了,有些想法就可以慢慢说上一说,当似闲聊吧,当然,随着不经意的闲聊,板砖也就该飞起来了,我开始引导暴风雨前的闪电雷鸣了。呵呵。
    扎旗为什么人好?除了已说过的之外,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山高皇帝远”。文化大革命非人性的东西,在扎旗最多也就是形势上过得去。譬如斗地富象演戏,控诉象戏说。知识青年进村了,就斗一场,控诉好像从来没有对象,泛泛而侃,一会就说到了当年在地富家如何能吃上粘豆包,如今......“散了,散了”,村干部适时的招呼了。反正形式跟着走,但人情还在,谁干活好,人性好,谁就人缘好。不知当时鲁北的情况,不敢瞎说,反正大家是在村里,人缘好就活得自在。我见到过在鲁北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回到村里,那套就吃不开了,干活孬,人性再不济,照样完犊子。
    知识青年得到承认,也是有个过程的。开始老乡们不知首都来的青年是什么样,有点神秘感。如天天刷牙,没事总洗衣服等,看着这些生活细节新鲜好奇。不过也有招人恨的,我们村就有这样一件事,有个知青骑个倒头驴,迎面碰上了大队的某干部骑着个高头大马,大队干部碰上一般人顶多打声招呼,见是知青,老远就下马,还远远的就打招呼,没想到这位知青爷倒头驴一步没停也没下驴,应声招呼就姗姗而去。据说,把这位老干部气出了场病。要说象这么不懂礼数的也不多,但可见当时我们傻的够呛,下乡初期,我们在了解农村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方面,接受了太多的再教育。在老乡眼里,那时我们就是整个的一个不懂事。
    至于干农活,老乡倒是没把这些人当一般社员来要求,好在知青干活一般的还真不偷奸耍滑,开始时活干的地不地道不说了,还真是卖力气。我还清楚的记得,看着知青抬粪时一溜小跑,老乡们直乐。大伙都说,北京来的,都挺“金贵”的,能杀下腰来干就不善。
    总之,从一开始,老乡们没用文革的标准来考量我们,更没“验血”。这别说是在北京,就是在兵团和其他多数插队的地方,都是做不到的。以致于后来很多知青因为出身问题招不了工,上不了大学时,都是仍然回到村里,他们自觉不自觉的都开始把自己呆的乡村,当成了避风港,当成了虽说仍不如意的家。这应该是北京知青把扎旗从心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的萌芽。
    很快,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知青开始崭露头角了,顺理成章的当了老师(这其中不免有人熟为宝的问题,大伙可别较劲,怨只怨你走动不勤,嘻嘻。),当了看青的,当了庄稼活计的顶梁柱。......直到后来有人当了公社的大干部。也就是从这时起,知青的个性开始发展了,一些和老乡的矛盾也开始显露了,偷瓜摸枣偷鸡摸狗的事也时有发生了。
    为了生存,扎旗知青以他们经过了再教育后的真实面目,出现在了扎旗的父老乡亲面前。
我们的乡亲们怎么评价咱们这帮有血有肉“有出息”,同样也有着不少毛病的知青呢?——不容易啊,心眼儿好啊,人性好啊,......不一而足,就是没有龙生凤生老鼠生的说法。
    令人心寒的事,令人切齿的人不是没有,我懒得说,他们终究也没成气候,他们不仅让我们不屑,也让乡亲们不齿。扎旗不是世外桃源,什么人都有是必然的,更何况是在那个年代;扎旗是世外桃源,风只是吹动了草叶,却没能薅起编织如网的人性的草根。当年扎旗穷啊,让我们和乡亲们都吃了不少苦,可是,在扎旗,我们没有再受到那种毫无人性的残害。“我们保住了我们心里藏起来的最后的人格和尊严。”
    其实扎旗没什么高山,离北京也不远,但她却远离了血腥。中国传统的美德,美好的人性在那个年代里,给我们这些北京知青留下了一片清贫和温馨。40年后,北京知青还能把扎旗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不是因为她不再那么清贫,而是因为那份再造之恩的温馨更加火热,烤得我们赶回去拥抱扎旗,拥抱那里的父老乡亲。
 
    根据我一个人的经历和听说的,说了这么多,错误难免。怎么批都行。为了批评便利,特把主线写明白:扎旗人好。好就好在山高皇帝远,使这里的人性没被扼杀。

                                                        2008.09.21


 


 
    我在《826随想》中,把北京知青之所以对扎旗40年不淡忘,第一条就归结为“扎旗人好”,为了“以理服人”,还多次从“地方文化”、“人口构成”......等方面加以说明,其实似是而非。之所以是,我觉得确实有道理。而何又为非?是因为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实为“空谈”。现在,826活动本身基本结束了,有些想法就可以慢慢说上一说,当似闲聊吧,当然,随着不经意的闲聊,板砖也就该飞起来了,我开始引导暴风雨前的闪电雷鸣了。呵呵。
    扎旗为什么人好?除了已说过的之外,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山高皇帝远”。文化大革命非人性的东西,在扎旗最多也就是形势上过得去。譬如斗地富象演戏,控诉象戏说。知识青年进村了,就斗一场,控诉好像从来没有对象,泛泛而侃,一会就说到了当年在地富家如何能吃上粘豆包,如今......“散了,散了”,村干部适时的招呼了。反正形式跟着走,但人情还在,谁干活好,人性好,谁就人缘好。不知当时鲁北的情况,不敢瞎说,反正大家是在村里,人缘好就活得自在。我见到过在鲁北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回到村里,那套就吃不开了,干活孬,人性再不济,照样完犊子。
    知识青年得到承认,也是有个过程的。开始老乡们不知首都来的青年是什么样,有点神秘感。如天天刷牙,没事总洗衣服等,看着这些生活细节新鲜好奇。不过也有招人恨的,我们村就有这样一件事,有个知青骑个倒头驴,迎面碰上了大队的某干部骑着个高头大马,大队干部碰上一般人顶多打声招呼,见是知青,老远就下马,还远远的就打招呼,没想到这位知青爷倒头驴一步没停也没下驴,应声招呼就姗姗而去。据说,把这位老干部气出了场病。要说象这么不懂礼数的也不多,但可见当时我们傻的够呛,下乡初期,我们在了解农村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方面,接受了太多的再教育。在老乡眼里,那时我们就是整个的一个不懂事。
    至于干农活,老乡倒是没把这些人当一般社员来要求,好在知青干活一般的还真不偷奸耍滑,开始时活干的地不地道不说了,还真是卖力气。我还清楚的记得,看着知青抬粪时一溜小跑,老乡们直乐。大伙都说,北京来的,都挺“金贵”的,能杀下腰来干就不善。
    总之,从一开始,老乡们没用文革的标准来考量我们,更没“验血”。这别说是在北京,就是在兵团和其他多数插队的地方,都是做不到的。以致于后来很多知青因为出身问题招不了工,上不了大学时,都是仍然回到村里,他们自觉不自觉的都开始把自己呆的乡村,当成了避风港,当成了虽说仍不如意的家。这应该是北京知青把扎旗从心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的萌芽。
    很快,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知青开始崭露头角了,顺理成章的当了老师(这其中不免有人熟为宝的问题,大伙可别较劲,怨只怨你走动不勤,嘻嘻。),当了看青的,当了庄稼活计的顶梁柱。......直到后来有人当了公社的大干部。也就是从这时起,知青的个性开始发展了,一些和老乡的矛盾也开始显露了,偷瓜摸枣偷鸡摸狗的事也时有发生了。
    为了生存,扎旗知青以他们经过了再教育后的真实面目,出现在了扎旗的父老乡亲面前。
我们的乡亲们怎么评价咱们这帮有血有肉“有出息”,同样也有着不少毛病的知青呢?——不容易啊,心眼儿好啊,人性好啊,......不一而足,就是没有龙生凤生老鼠生的说法。
    令人心寒的事,令人切齿的人不是没有,我懒得说,他们终究也没成气候,他们不仅让我们不屑,也让乡亲们不齿。扎旗不是世外桃源,什么人都有是必然的,更何况是在那个年代;扎旗是世外桃源,风只是吹动了草叶,却没能薅起编织如网的人性的草根。当年扎旗穷啊,让我们和乡亲们都吃了不少苦,可是,在扎旗,我们没有再受到那种毫无人性的残害。“我们保住了我们心里藏起来的最后的人格和尊严。”
    其实扎旗没什么高山,离北京也不远,但她却远离了血腥。中国传统的美德,美好的人性在那个年代里,给我们这些北京知青留下了一片清贫和温馨。40年后,北京知青还能把扎旗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不是因为她不再那么清贫,而是因为那份再造之恩的温馨更加火热,烤得我们赶回去拥抱扎旗,拥抱那里的父老乡亲。
 
    根据我一个人的经历和听说的,说了这么多,错误难免。怎么批都行。为了批评便利,特把主线写明白:扎旗人好。好就好在山高皇帝远,使这里的人性没被扼杀。

                                                        2008.09.21
 
 




[此贴被tengqin于2010-3-2 12:33:11编辑过]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