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原创]有这样一趟列车

  • yuchla
楼主回复
  • 阅读:2327
  • 回复:0
  • 发表于:2010/3/6 14:48:09
  • 来自:辽宁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扎鲁特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有这样一趟列车 
    2008年春天,一群曾在内蒙古扎鲁特旗下乡插队的原北京知识青年凑在了一起,他们策划着组织一次下乡四十周年的重返第二故乡的活动。当年三个有北京知青插队的公社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基本意见一致:2008年8月26日 是知青去扎旗插队四十周年纪念日。届时组织原北京知青和家属回扎旗看看故乡的变化,探望当年的乡亲们。会上定名这次行动为:“重返科尔沁草原的826圆梦行动”。

    1968年8月26日,七百多名北京的“老三届”毕业生,乘着知青专列奔赴塞外北国的茫茫草原,开始了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新生活。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 扎鲁特旗他们在这里的香山、工农、巨力河三个公社,几十个村庄插队落户。他们的身份:知识青年。他们的青年点被称为:集体户。在接受再教育的岁月里,知识青年们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这段永生难忘的历史过程。每个人在那里生活劳作,或三年五载,或十年八载,或一生相许,知青群体用汗水和青春把插队的这段记忆印记在岁月的长河中。“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和扎旗结下了不解之缘,对这片堪称“第二故乡”的神奇土地充满思念、眷恋之情,魂牵梦绕,知青情结,像未圆的梦一样在心中难以割舍。距离下乡插队40年了!我们都已是六十岁上下的人了!然而壮志未酬,廉颇未老,拳拳之心,何以为报呢”?三个公社的代表一致同意了以“四个一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圆梦活动计划:即:献一台节目,建一片树林,刻一张光盘,出一本好书。于是成立了筹备组,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圆梦的计划实施。当时的分工是这样的:献一台节目由王少华负责,当时“情系草原”艺术团已开始活动,并根据人员和演出要求开始策划和敲定节目内容;建一片树林由滕钦负责,着手与扎旗方面联系建“北京知青林”的具体事宜;刻一张光盘由林而刚负责,定名为:《扎旗圆梦——2008北京知青扎旗圆梦行动全纪实》;出一本好书由仇方迎负责,书名暂定为《扎旗故事——北京知青的40年珍藏》。扎旗的原北京知识青年,听到这大好消息欢欣鼓舞,大家踊跃参与,积极投稿热情的支持圆梦行动。由于老知青们分散在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相互联系和通讯不太方便,投稿件交流信息受到制约。这时,一位同学挺身而出——林而刚,他在雅虎空间开辟了博客空间,把自己的网页定名为:“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次专列”,并“自封”为列车长,主动地承担起重担,利用网络这高科技的现代化手段,把同学之间沟通、串联起来。把扎旗知青的精神风貌和情怀推广展示出去。

    呼啸而来的“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次专列”,像一股清新的风吹拂着老知青的心田。大家纷纷注册了各自的空间网址,利用互联网平台交流信息、交换看法、传递消息、评论稿件、传送图片。一群六十上下的人乐此不疲,上网、留言、发文成了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次专列” 这里几乎已经成为我们的家了。不管多忙,每天都惦记着来这里看看。我们尊敬的列车长凭着他高度的责任感、超强的能力与才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紧张工作,开辟了多个版块,无论是平面的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音像都做得生动活泼。“列车播音室”及时发布各类圆梦活动的消息和通知,通报各项准备工作的情况,介绍筹备组与扎旗联络和工作进展,使同学们及时、详尽的了解圆梦活动的实施进度,为准备工作献计献策。“扎旗故事”最早时间把稿件刊出,同学们根据亲身的经历和回忆踊跃的留言、发表评论,充实了稿件的内容和可读性。出版以后的书中的网友留言及评论无疑是这本书的另一大看点和可喜突破。“老照片”相册收录了大量的草原老照片,不但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听着《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浏览着过去的岁月,令多少人无比激动。之后列车长而刚同学又以他的睿智、才干和忘我的精神开办了与博客同名的知青网站。双剑齐发搭进去他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维护自己一个小小的空间尚有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应接不暇,可想而知列车长有多麽大的付出。网站开通后,艺术团的节目录像、视频展播、知青珍藏、诗苑等大量的新版块带给了大家全新的感受,大家登上列车参与圆梦的热情空前的踊跃。到200871“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次专列”行驶100天,网站的访问量达到了七万五千多人次。不光是扎旗知青,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关心圆梦活动的人,纷至沓来对我们的行动表示理解和支持。鲁北镇上常上“826专列”的甚至有人能跟着哼唱《草原情》啦。“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次专列”充分的展示了扎旗北京知青的风貌、才智、和情怀。这里无不凝聚着列车长的汗水和心血!

    平安驶过的“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次专列”如期的完成了列车长林而刚的初始承诺:“本专列将载者扎鲁特老知青们回到科尔沁草原深处,因为那里的村庄留下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故事......”。826的圆梦活动圆满的完成,四个一的计划成功落实。有谁能否认“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次专列”是第五个一呢!“826专列”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远远超出一个个人网站的范畴,成为构筑知青间凝聚力的永远的平台。列车长在开博百日时曾感慨:“我们这些四十年前的老知青,在网络这个大舞台上,又像当年一样,重新“集结”了起来,正在上演一幕幕比年轻时代更加鲜活、更加夺目的“大戏”!集体的网站和博客读者日众,个人的空间、博客也办得如火如荼,这就是扎旗知青今日的生活现状!”圆梦活动的圆满完成,风驰电掣的“826专列”进站保养。大家都在关心着列车长和列车的状况。范小建同学曾在我们博客上有过这样一段留言:“在走向扎旗的过程中,人们在享受着,向往着,思索着,升华着,也许,你们启动了一列没有终点的列车。”这话也许正是大家的心声。而刚同学太累了,眼疾困扰,要休整休息一段。我们这个群体还在,大家还需要列车的平台,有这么可爱的群体支持,有列车长开创的良好基础,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把“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次专列”安全、平稳的开下去,把我们的今后几十年过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有质量是大家的努力方向。

    驶向远方的“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次专列”在大家的全心关注下继续前行。有那么多的同学送来了热情的鼓励和期盼。范蓓蓓同学:“那辆呼啸而过的8.26列车,那部倾注了众多扎旗知青心血的著作,那片眼下幼嫩却注定会成才的北京知青林,以及那场饱含着扎旗北京知青深情厚意的演出,都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永远刻骨铭心!”云鹤同学:“经过半年多的融入,这里已经成为我们的家了。不管多忙,每天都惦记着来这里看看。常来的人,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只是希望这里会越办越好。如今,在你的带领和大家的努力下,这里已经一步步走向成熟。这些点点滴滴,透着你的辛劳和大家的汗水“8.26只是一个起点。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王朴生同学:“说实话,自从登上826次专列,每天上网就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欧波同学:“外出十余天,回来第一件事儿就是上车看看朋友们,非常想念大家。跟大家在826次列车上见面、聊天似乎才只有一瞬间,实在无法割舍。”wmnq这位同学留言:“这次返回扎旗的圆梦行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继40年前初次奔赴扎旗和后来陆续回城的又一次重要里程碑。成功了,我们用行动证明了我们对草原不仅是热爱的,而且是忠诚的。同时我们也证明了我们扎旗的北京知青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我们的凝聚力来自我们对草原十年生活的既实事求是又客观向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我们扎旗北京知青一定要保持这种凝聚,并继续创新,使我们的晚年能够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我读我们的那两本书,总是被我们自己感动得想落泪。我其实有很多想说的话,其中最想说的是,这次返乡活动,不仅圆了返乡的梦,同时使我们自己互相之间更加了解了,更加自信了,很多过去曾经有过的误解居然也化解了,因而互相之间达到了一种新的谅解和团结。所以这次返乡圆梦行动也是一次自我教育和精神升华。扎旗北京知青的精神万岁!”列车上的留言还有许多看了令人感动的内容就不再一一的列举。想说的是:是路总有高低起伏,是车总要调整速度,人总是要休息调节。我们的列车完成了一次圆满的运送,车和人都在进行修整和补充,它没有停止,乘客也别太急。只要我们大家继续关注支持,列车会有再次加速的时候!

    有这样一趟列车,“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次专列”在网络空间里开行。它承载着我们难以忘怀的过去,运送着我们保持青春的现在,向着我们老年幸福的将来驶过。我们尊敬、信赖的列车长林而刚坚定自豪的说:“开往扎鲁特草原的826次专列,会永远伴随我们,行驶在我们这些草原知青的心中!”



[此贴被yuchla于2010-3-6 14:53:55编辑过]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