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原创]《知青之歌》——扎旗韩凤池

  • tengqin
楼主回复
  • 阅读:4665
  • 回复:7
  • 发表于:2011/12/2 19:02:14
  • 来自:北京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扎鲁特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知青之歌

——献给8.26次列车上的全体北京知青

韩凤池

 

 

 

 

  志愿

 
你们是举着红旗来的

你们是踏着歌声来的

你们是捧着理想来的

你们是坐着马车来的

 
村边的小河作证

那一年我九岁

你们十七、八岁

 
乳白色的牙缸

装满都市的清洁

褪色的军用书包

背着毛主席的教导

一身单装

一套行李

两只拳头

便完成了

对扎根农村的宣誓

 
夸父追日

也撵不上人生的嬗变

妈妈送别时的眼泪

还没有擦干

村里欢迎的锣鼓

已经敲响

知青——集体户

多么响亮的名字啊

它连同大家的新奇

一起被装进

那低矮的七间土房

 
夜深了

琴无倦意

它的悠扬的弹跳

从集体户里飞出

使整个村庄兴奋

 
明天会怎样

谁也不去想

……

 
这里的山川

这里的土地

这里的艰辛

这里的险恶

  已经组成一大张考卷

等待这群热血青年

用数学方程式去解

 
    融入

 
当北京腔与本地语

实现无障碍对接

当出工的哨子

被连绵不断地响起

当炎炎的烈日

涂黑细嫩的脸颊

你们终于完成了

从学生到社员的角色转换

 
两口铁锅

蒸煮着清淡的生活

几铺土炕

孕育着如织的梦境

握住锄头

总能掂量出生产的份量

驾着牛车

终于懂得了畜生的语言

一壶白酒下肚

品出了农民的纯朴

一袋旱烟吸光

感到了土地的坚毅

 
嗅一嗅脚上的泥土吧

谁能说这不是农民

看一看扬场的姿态吧

谁敢说这不是把式

在经过风吹雨打之后

你们终于

把坚强写在了扎鲁特大地上

 
 
    苦难

 
贫穷

不是母亲的选择

恶运

不是儿女的愿望

大革命的狂飚

是一场躲不过去的灾难

命运

把农民再一次逼上了绝境



这个本能的需求

已经勾起了全民族的饿感

 
只要播种

就会有希望

只要劳动

就会有收成

黑黑的土地里

又一次埋进潮湿的理想

 
这理想

是农民的也是知青的

这理想

是农村的更是中国的

 
村头的小路知道

那熟悉的步伐

拖着疲惫的身影

每天都从这里走过

 
田里的禾苗知道

那滚烫的汗水

是怎样掠过腮边

滴到了它干渴的嘴里

 
手中的锄把知道

那指尖的血泡是怎样的

起了又破   破了又起

最后修成一排老茧

 
天上的星星知道

那想家的热泪

是怎样地流到枕上

又咽回到肚里

 
饥饿

在村子里蔓延

年猪

不得不提前杀掉

秋粮

还在绿中泛红

断顿

已经是在所难免

 
老支书

把烟袋深深地插进嘴里

昏暗的灯光

照着他满脸的沟壑

……

不能光这样等待

有人拿起口袋

朝老乡家走去

……

 
北风是夹着雪花来的

破旧的村庄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也包括那低矮的七间土房

冬日的斜阳

无法消溶水杯里的冰肿

遥远的母爱

更难驱赶体内的饥寒

灶膛的柴草

需要用自己的劳动填满

微弱的火光

已成为全体同仁的追求

 
漫长的冬夜啊

你为什么

只生产寒冷而不孕育梦境

黑黑的土地啊

你为什么

只长杂草不打粮食

高高的喇叭啊

你为什么

只讲斗争不讲科学

有谁能说清

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回城

 
回城的梦想

在土炕上产生

招工的政策

在春雨中落地

命运之神

开始又一次的

敲打着知青的房门

 
六年的艰苦等待

终于化做了回家的脚步

于是

告别——这古老的仪式

开始在村头一次又一次的上演

 
向村旁的小河告别

这河水

洗净我脚上的泥土

记住了花季的容颜

 
向村间的小路告别

这小路

在月光的照耀下

一直在为我保留着

青春的秘密

 
向山中的小学告别

是这群孩子让我感到

日子不再漫长

生活不再苦涩

 
向心里的家园告别

那低矮的七间土房

以母亲般的墙体

为我抵挡了多少风寒

 
向老支书告别

他那无声的呵护

默默地演绎着

一个父亲的职责

 
向亲切的村庄告别

感谢你敞开贫穷的双臂

收留并养活了

这群从都市里走来的孩子

……

 
知青走了

像几年前来时一样

一身单衣

一套行李

两手空拳

 
然而

他们带走了成熟

他们带走了刚毅

也带走了

手中那颗颗老茧

 
   思念

 
思念像一条鞭子

总是悬在背上

思念是一湾小河

经常出现在梦里

随着皱纹的增多

这种思念

终于演变成了难熬的苦痛

于是

寻找已成为知青集体的

迫切愿望

               
有人在都市发现了一头驴子

夜光下

他不由自主地尾随了很远

这驴子分明来自家乡

那气息

那步态

连同蹄上的泥土

无不让人感到亲切

 
8.26次列车又一次开动了

终点仍然是那古老的村庄

车上坐着一群花甲老人

而不是当年的学生

这一次

是回乡  是寻找

那么  寻找什么呢

 
是寻找逝去的青春吗

是寻找遗失的足迹吗

是寻找熟悉的面孔吗

是寻找沉淀的记忆吗

……

 
没有回答

也不需要回答

 
佛说

这是一段固定的姻缘

四十多年前

由于一群青年的误入

使这个破旧的村庄和古老的都市

成为比肩的朋友

从此  同呼吸共命运

贫穷不移

富贵不忘

 
我说

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

时代的潮流

将婴儿冲离了母体

然后

绕过了险滩

停在了大地上

从此

婴儿与禾苗为伴

在阳光的照耀下

一块长大

 
  赞颂

 
都市里的洋气

是知青带来的

小巷里的寂寞

是知青打破的

制服和眼镜

提高了村庄的品味

琴韵和鼓点

唤醒了大地的麻木

 
从此

这古老的小山村

正式告别了文化上的荒芜

 
高玉宝

从书境里走进课堂

闪闪的红星

把一群学童的心里照亮

“北京式”的教育工程

独一无二地

在大山深处破土

它点燃了一批更小的孩子

向命运宣战的火光

 
老师  你知道吗

我是从你这里知道

篮球不是蓝的

 
老师  你知道吗

你那用食指轻推眼镜的姿势

至今让我着迷

 
老师  你知道吗

四十余年过去了

卖报歌我仍旧能哼唱

 
老师  你知道吗

你用两根粉笔书写45分钟的精彩

早已成为一段历史的佳话

 
我听一位知青说过

在北大荒下过乡的人

回京后的作为

决不比当时

留在城里的那些同龄人差

这不是无畏的誓言

而是铿锵的定语

 
亲爱的知青老师啊

此时此刻

我们似乎看到了你

战胜风雪的冷峻

感受到了你

驯服野马的豪情

我多想

像战士一样

站立在你的面前

送上标准而亲切的敬礼

 
20111121

 
后记

 
我在双龙泉村读小学、初中,在香山高中毕业,先后教我的北京知青师有:张振民、裘玉虹、张晓莹、张鸣鹤、丁贻程、李培都、田伟、赵庆辉、郭大任,尽管多数老师教时很短,可还是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温馨。作为学生,我始终有一颗感恩之心,写点文字,一来是抒发一下真切的情感;同时,也算作对那段生活的纪念。

在创作过程中,我的思绪总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那一幕幕困苦的场景和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不停地在我眼前涌现,使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站起身来,去擦拭泪水。我有时追问自己:是当年的生活艰辛?是逝去的情感真挚?还是我自身心境的脆弱?我不知其详。

生活就是充满着怪异,坏的事情有时也会引出好的结果来。四十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无产阶级大革命”无疑是一场劫难,在劫难中,知青下乡却给落后的山村带来了文化和教育上的惠泽,使我等一批人成为知青的学生。这是无法想像的巧遇。为此,在感念师恩的同时,我还要向所有的北京知青致敬,他们谦逊的品格和儒雅的风范,将永远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进而成为我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凤池于鲁北

20111121

 
  
  • 孟焕敖
  • 发表于:2011/12/3 6:16:13
  • 来自:内蒙古通辽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赏读   推荐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