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先生

  • 万木萌
楼主回复
  • 阅读:3340
  • 回复:0
  • 发表于:2015/3/6 9:00:45
  • 来自:内蒙古通辽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扎鲁特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因时因对象不同而所指不同。然而指称有学问的长者,则始于孟子。先生多指男性,衍伸之处也指有较高修为德高望重的社会女性,比如宋庆龄先生。

    第一次接触“先生”一词,则是小时候,父亲牵着我的小手,走进学堂,指着一个戴眼镜的老人让我鞠躬,说:“快叫先生。”只一声“先生”,只一个鞠躬,就让这两个字在我心中庄严神圣起来。中学时,读鲁迅的《藤野先生》,白描的手法,无端端勾起对已故的儿时恩师的回忆,心生暖意。

    随着时间推移,世间种种称谓被拿来反复烘烤,变了味道。独独先生一词,不曾被大肆玷污。尽管这是一个人人皆可为大师的时代,然,先生二字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冠之,可以担当得起的。不为别的,只为这两个字的平和大气背后的深邃和凝重。更多时候,先生二字在我心中已经抽离成一种风骨、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象征,已然不是一个具象的人。

    先生,关于这个题材,其实并不陌生,早年,有深圳广电局邓康延执导过纪录片《先生》,讲述了十个民国教育界的先驱人士。也曾掀起来一股热潮对民国教育与文化的探索和今日教育之反思,但影响没有预期的大。陈丹青也曾说过:“这些人在民国的影响,几乎改变了整个中国当时的文化。”只不过,他创作的民国人物,依旧沿袭他的写实风格,并没有做到与之言论的比肩。

    与《民国先生》展偶遇,百余幅素描小品,巴掌大小的尺幅,0.3毫米的自动铅笔,不借助任何拷贝、转印等技术,完全凭借艺术家自己的理解来呈现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气质,背后需要钩沉与神遇。画里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树碑立传大书特书,他们的性情、命运、修为,既卓尔不群又以身济世,影响深远。

    流年已逝,语境不再。然而,当一个个独立特行的先生,以集体的形式亮相时,竟有时空错位的穿越感。顿觉,历史不是无生气的记录,而是一批人营造了一个时代。曾经一度尘封落寞的名字,在流年的觥筹交错中,渐渐湮没。在当下,读一个个名字,跌宕起伏的人生和九曲回肠的国运交相回应,为一个时代泼洒浓墨重彩。他们以为国传承之担当,弱身御乱世,示范风骨与风度,为民族之文化与风范做最清明最尊严的书写,只需点墨铁线浅勾便鲜活顾盼狼烟而起。就这样一批人磅礴呼啸而来,排山倒海。一双双悲悯的眼睛,凝望你凝望到你的内心,然后在你心里长出一棵树,枝枝叶叶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家国的和煦。

    世间事,往往是,看上去远离的人和沉寂的事,总能找到相通之处。一场艺术画影,将历史和现实嫁接起来,把历史记忆深处的陈年往事激活。那些远去的风云在某个节点,突然至情至性、有声有色、有棱有角起来。让我们遂想起,在并不遥远的历史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守护、张扬、践行的精神、传统、风骨,在今天是陌生的疏离的。《民国先生》简洁的素像,没有赘笔繁琐的絮叨,却将民国那些人物的风骨和气节勾画得栩栩如生,宛若一剂醒脑汤,一饮而尽,心中泛起怀旧追古和家国的文化情怀。尺寸的篇幅,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具有流泻千里之势,犹能令人徘徊不已。追寻历史与臧否人物,若拥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则为难得。其意义远远超越打捞一段不可复制的记忆,还原一段段精彩的人生。

    细算来,逝水匆匆,已是百年。何为先生?先生何为?其实很难以一个定义来框定,但是这一个个人眼神内涵的坚守就是对“先生”一词最好的诠释,也给每一个读者以方向的指引。

    总想起,在台湾,胡适墓碑上题写着蒋介石的字“智德兼隆”,以及穿越古今的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二人政见思想颇多不和,私下互相也颇多指摘,但在学问与修为上却又是惺惺相惜。风骨二字,兹事体大!

    宋代张咏诗云:“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唏嘘信然。

    数日前,古城某新闻摘录我的文章,在我名字后加上了先生二字。固然知道,其对我性别误读多于尊重。汗颜之余,却也闪过一丝旖念:身后百年,也愿有人喊一声先生。那么,你呢?

(贺疆)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